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天水市秦州區(qū):“四步調解法”開啟矛盾糾紛調解直通車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4-06-21
字號:A A    顏色:

天水市秦州區(qū)大城街道立足街情實際,以“金牌調解”工作室為平臺,“室隊網”相通,“情理法”相融,著力在密切黨群關系、預防糾紛、化解矛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出實績,構建走出了“排、分、調、訪”閉環(huán)調解的多元化解“四步工作法”,架起基層治理“溝通橋”,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社、矛盾不上交”,群眾滿意率和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室隊網相通 基層治理有力量


街道把建好“一室一隊一網”作為矛盾排查化解的主窗口、掌握民情動態(tài)的前哨站,成立“家門口”的特色基層調解工作室——“金牌調解”工作室,組建“身邊人”調解隊,由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社區(qū)民警、法律“明白人”以及五老鄉(xiāng)賢、法律顧問等社會力量組成調解隊伍,實現矛盾早發(fā)現、早介入、早解決,調解方向由“事后處理”轉為“事前預防”,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各類糾紛矛盾。


情理法相融 四步調解有章法


街道立足職責使命,推動落實以調解工作室為載體,以網格為抓手,用活“情”,用通“理”、用好“法”,采用“排、分、調、跟”四步走矛盾調處新模式,著力打造基層“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


一步“排”風險。常態(tài)化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組織網格員、調解員、基層政法干警等力量在轄區(qū)每月開展一次全覆蓋地毯式走訪活動,重點排查歷史遺留矛盾、經濟合同、家庭婚戀、鄰里糾紛等各類不穩(wěn)定、不和諧因素,全面發(fā)現、了解、掌握矛盾糾紛苗頭隱患。


二步“分”類別。對排查出的矛盾風險,實行“三色”分類管理。紅色:風險較大的矛盾糾紛,由街道主要領導進行調解。橙色:兩次以上無法達成調解協議,由社區(qū)包抓領導牽頭,社區(qū)書記進行調解。藍色:能夠就地化解,由網格員進行調解。


三步“調”矛盾。所有矛盾堅持公平公正原則進行調解,對于婚姻家庭等糾紛及時疏導當事人情緒,確保冷靜表達訴求;對于鄰里關系等糾紛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合理調整化解預期;對于經濟合同等糾紛將類似的調解判決案例提供給當事人,做好以案釋法;對于重大復雜的矛盾糾紛“上報”至區(qū)綜治中心,組織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調解。


四步“訪”成效。對所有矛盾糾紛實行全流程跟蹤,對未進行化解的矛盾糾紛,按照三色分類確定調解員,按需調配司法力量,確保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對正在化解的矛盾糾紛,由調解員及時掌握調解進展和事態(tài)發(fā)展情況;對已化解的矛盾糾紛,由轄區(qū)網格員通過電話溝通、實地走訪等方式,做好調解成效回訪,確保案結事了無隱患。


經驗啟示


矛盾糾紛化解要“有平臺”“有制度”。部分群眾受文化、地域等因素限制,在尋求矛盾糾紛化解時,存在不知道找誰化解、去哪里化解的問題。搭建專門的矛盾糾紛受理平臺,有利于暢通和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精簡分辦流程、提高化解效率,及時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矛盾糾紛化解要“有合力”“有效力”。疑難復雜的矛盾糾紛往往時間線長、環(huán)節(jié)多,涉及人員或單位眾多,作為基層黨組織,要切實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充分融合各方優(yōu)勢資源,推動矛盾糾紛在源頭實質性化解,進一步降低當事人的解紛成本。


矛盾糾紛化解要“有溫度”“有法度”。面對疑難復雜的矛盾糾紛,通常一兩次調解難以取得成效,當事人也易出現負面情緒。在化解矛盾糾紛時,要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人民至上,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現實狀況,在不違反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尋求“最優(yōu)解”,確保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