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四調”繡出基層和諧圖——平涼市崆峒區(qū)中街司法所以“繡花功夫”織就基層治理新“楓”景

網站首頁 » 熱點 · 聚焦

“四心四調”繡出基層和諧圖——平涼市崆峒區(qū)中街司法所以“繡花功夫”織就基層治理新“楓”景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5-10-14

基層治理,如同一幅需要精心繡制的錦繡畫作。在平涼市崆峒區(qū),中街司法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四心”為針線尺秤——用心排查為針,耐心傾聽為線,細心研判為尺,誠心析理為秤,在一針一線、一寸一厘的“繡花功夫”中,將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把和諧安寧送進千家萬戶。這幅逐漸鋪展的溫情畫卷,正將和諧圖景繡進大街小巷,也把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身影,繡成了群眾身邊最溫情的“守護者”。


用心排查織密矛盾“感知網”,做實“源頭調”。多方聯(lián)合建立健全“日常排查+重點排查+專項排查”三級排查體系,依托專兼職調解員與網格員力量,常態(tài)化深入居民小區(qū)、商戶門店,通過入戶走訪、“涼亭議事會”等形式,重點聚焦婚姻家庭、鄰里糾紛、離婚不離家等易發(fā)多發(fā)領域,全面搜集矛盾線索。對排查出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第一時間建立臺賬、明確責任人與化解時限,確?!鞍l(fā)現(xiàn)得早、介入得快、處置得好”。通過源頭排查,主動介入矛盾糾紛60余起,有效防止矛盾升級,筑牢了平安穩(wěn)定第一道防線。


耐心傾聽摸清群眾“心頭事”,做細“共情調”。始終堅持將傾聽作為調解基礎,踐行“傾聽為先、共情為基”的工作理念。面對情緒激動或表達不清的當事人,耐心傾聽、不打斷、不評判,在全面掌握訴求的基礎上,用心體察深度情感需求和隱憂心結。通過真誠傾聽與共情溝通,有效疏導情緒、增強彼此信任感,為進一步化解矛盾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使當事人主動接受調解的比例增高、調解融洽度與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細心研判找準糾紛“癥結處”,做準“靶向調”。對收集摸排到的矛盾糾紛,聯(lián)合辦事處及相關部門定期開展研判分析會,邀請法律顧問、資深調解員、退休法官等進行“多方會診”,系統(tǒng)梳理事實經過、厘清爭議焦點、辨析利益訴求,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界定權利義務,同時結合當事人性格特征、現(xiàn)實情況等要素,“一案一策”制訂調解方案。在今年8月初的朱某某與侯某某婚約財產糾紛調解中,通過精準辨析爭議根源與法律依據(jù),成功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幫助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


誠心析理講透法律“家常話”,做深“依法調”。在調解過程中,始終秉持公正誠心,用群眾聽得懂、能接受的語言解釋法律法規(guī),把抽象法條轉化為鮮活的家常話、身邊事,引導當事人理性認清權利責任邊界。對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明確履行方式、時限及違約后果,并積極引導當事人對符合條件的協(xié)議申請司法確認,增強協(xié)議效力和執(zhí)行力,有效消除當事人的顧慮,真正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


化解的是糾紛,守護的是萬家燈火。崆峒區(qū)中街司法所這份以“四心”織就、用“四調”筑牢的安寧,已然成為基層最溫暖的守護。它讓法治的溫度可感可觸,正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的幸福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