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創(chuàng)穩(wěn)以來,張掖市甘州區(qū)城區(qū)街道以主動創(chuàng)穩(wěn)為抓手,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整合資源、統(tǒng)籌部署、凝聚合力,立足“預防—摸排—調解—回訪”四步走工作法,大力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及時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以實際行動提升轄區(qū)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以“預防”為先,擎起源頭治理“防護傘”?
堅持把增強居民群眾法治觀念作為預防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利用春節(jié)前后務工、上學人員集中返鄉(xiāng)的有利時機,通過“線上+線下”普法宣傳模式,及時開展法治大講堂、典型案例宣傳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100余次,發(fā)放宣傳資料一萬余份,受教育群眾達10萬余人次,進一步提高居民群眾對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識,切實增強群眾“識騙、防騙、拒騙”能力,切實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糾紛的發(fā)生。
以“摸排”為本,下好矛盾化解“先手棋”?
各街道社區(qū),上至從黨工委書記、下到網格員,全部下沉網格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充分發(fā)揮街道、社區(qū)、網格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工作優(yōu)勢,及時入樓院、入商戶、入企業(yè)、入單位,通過談心聊天等方式,開展排查摸底,全面梳理鄰里糾紛、婚戀糾紛、家庭矛盾、物業(yè)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把各類矛盾隱患問題摸出來,建立排查化解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以“調解”為主,種好矛盾化解“責任田”?
推行“三調聯動”工作機制,完善街道—社區(qū)—網格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大力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對區(qū)綜治中心分流交辦的矛盾、自己排查的矛盾,進行分類化解,對一般性矛盾糾紛,充分依托網格員、人民調解員 、社區(qū)干部的優(yōu)勢,及時介入調解;對疑難復雜的矛盾糾紛,由街道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聯合開展化解工作,把情、理、法并用,堅持做到“三到位”,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2024年,全區(qū)“訴前調解”結案9941件,調成8612件,調成率達66.62%;全區(qū)“警調對接”收案3273件,聯合化解2997件,推送的矛盾糾紛錄入命案風險智能預警系統(tǒng)并進行持續(xù)管控118件;全區(qū)“訪調對接”共化解信訪案件203件。
以“回訪”為要,寫好矛盾化解“結束語”?
嚴格落實案件回訪制度,采取實地摸排、入戶走訪、交流談心的工作方式,按照“誰調處、誰回訪”的工作原則,對化解的矛盾糾紛,定期進行回訪,防止矛盾糾紛再次出現并升華。對首次未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主動了解雙方當事人思想動態(tài),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依法反映訴求、合法維護權益,防止矛盾糾紛反復激化升級,切實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