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華亭推行“一核三化四聯”社會治理模式 全面固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成果

網站首頁 »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平涼華亭推行“一核三化四聯”社會治理模式 全面固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成果


責任編輯:李婷
發(fā)布時間:2022-07-04

  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近三年來,平涼市華亭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指示,按照“對標要求、立足實際、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的思路,有力有序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形成并在全市推廣了彰顯時代特征、符合上級精神、緊貼華亭實際的“一核三化四聯”社會治理模式,全方位推進了更高水平的平安華亭建設,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堅持“一核”領航 瞄準社會治理“新定位”

 

  堅持將“強化政治引領,突出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作為試點工作的核心目標,領航市域社會治理高質量發(fā)展。

 

  強化政治引領,即始終站在堅定捍衛(wèi)“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上來,統一到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將試點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提高站位、凝聚共識,形成了社會治理的強大組織力。

 

  突出系統觀念,即始終做到將試點工作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結合,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構建黨政主導、部門主責、基層主抓的推進體系,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機制,深化“五治”融合治理方式,實現了社會治理效能與效果統一。

 

  突出法治思維,即始終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全過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基層治理,充分發(fā)揮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作用,促進社會治理沿著法治軌道前進,確保了方向不偏、推進有力。

 

  突出強基導向,即始終把市域社會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層,發(fā)揮基層在社會治理中的橋頭堡功能,推動力量下沉、資源下投,強化源頭治理、風險防控、公共服務,不斷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效能。

 

實施“三化”驅動 開啟社會治理“新引擎”

 

  堅持將“責任體系化、運行實戰(zhàn)化、支撐智能化”作為實現試點工作目標的重要保障,為市域社治理現代化深入推進提供了強勁動力。

 

  責任體系化,即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組織體系,市鎮(zhèn)兩級分別成立由黨政“一把手”擔任“雙組長”的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鄉(xiāng)鎮(zhèn)政法委員統籌基層政法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管理辦法》,完善了專群隊伍日常管理考核辦法,壓實了鄉(xiāng)鎮(zhèn)政法委員、綜治中心主任、法庭庭長、派出所長、司法所長、鎮(zhèn)村綜治專干、治安戶長、網格長、網格員等人員責任。對標全國試點《工作指引》,全面落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實行市鎮(zhèn)村三級分級考核,健全考評指標,制定負面清單,將綜合考評結果納入平安建設責任制考評體系,嚴格獎優(yōu)罰劣,逐級傳導壓力,切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一體化”社會治理責任體系。

 

  運行實戰(zhàn)化,即把市鎮(zhèn)村三級綜治中心作為社會治理的主陣地,一體化建設、規(guī)范化運行綜治、矛調、政務便民、公共法律服務“四大中心”,落實“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工作例會、首問負責、協作配合、會商研判、請示報告、應急聯動、日常管理等制度,促進社會治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實戰(zhàn)化運行,全市市鎮(zhèn)村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率達到100%。市級整合公檢法司、信訪、民政、人社、住建、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力量,一體化參與社會治理;鄉(xiāng)鎮(zhèn)一級由政法委員統籌轄區(qū)綜治中心、法庭、檢察室、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隊等基層治理力量,共同會商研判情報信息,解決各類社會治理問題;村(社區(qū))“兩委”組織網格長、網格員、包片民警、法律顧問、治安戶長、群防群治隊員、平安建設志愿者等力量,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支撐智能化,即加快基層治理智能化建設,高標準建成了市級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綜治平臺為一體的運營指揮中心,鞏固擴大“智慧政法”建設成果,深入實施大數據戰(zhàn)略,實現了資源整合、信息互通、共建共享。加大“雪亮工程”“數字鄉(xiāng)村”建設維護力度,全面實行聯網融合運營,全市公共區(qū)域視頻監(jiān)控聯網應用率達到了100%。全面整合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管理平臺、甘肅省綜治信息平臺、命案風險智能預警系統等平臺信息資源,推進信息融合運用。加強綜治E通手持終端管理,督促基層網格員及時采集錄入各類基層治理信息,保證基層治理數據真實、準確、完整,為風險預警、治安防控、綜合治理提供信息支撐,有效提升了信息化服務實戰(zhàn)能力。

 

推行“四聯”共治 凝聚社會治理“新合力”

 

  堅持將“四聯”共治作為實現試點核心目標的具體措施,為市域社治理現代化深入推進凝聚了整體合力。

 

  推行矛盾聯調。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行矛盾糾紛“日排查、周化解、月研判、季通報”工作機制和突出矛盾信訪問題化解“五個一”(一次性把群眾訴求聽清楚、一次性把矛盾癥結找準確、一次性把政策法規(guī)講明白、一次性把解決方案定合理、一次性把矛盾信訪事件辦扎實)工作法,完善重大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縣級領導包案化解責任制度,落實“三調聯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多元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成立矛盾糾紛化解專家?guī)?,引導法律工作者聯合化解重大矛盾,組織“五老人員”(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老模范)參與一般矛盾化解,推行網上接訪、專家線上調解,落實村級綜治中心“群眾說事日”工作制度,切實提高了矛盾糾紛綜合調處服務能力和水平,全市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到98%,發(fā)生率同比下降15.6%。

 

  推行治安聯防。以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六張網”(智能化技術防控網、常態(tài)化治安巡邏網、精準化風險預警網、明晰化公共安全網、多元化社會共治網、專業(yè)化處突維穩(wěn)網)建設為統攬,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推進企業(yè)、村(社區(qū))、居民小區(qū)警務室建設,實施智慧安防小區(qū)和技防入戶項目,加強單位企業(yè)專業(yè)保安隊伍建設,不斷壯大護村隊、護校隊、治安戶長、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隊伍。在城區(qū)建立武警、巡警、網警、民警聯動,網格長、網格員、群防群治隊員、保安隊伍協同的多元化治安聯防組織網絡,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在農村實行包片民警、綜治專干、網格長、網格員、治安戶長、護村隊員聯合線下巡邏,綜治中心、派出所、道交站視頻監(jiān)控線上巡查,有效提升了治安聯防效果,治安案件發(fā)案率同比下降26.7%。

 

  推行問題聯治。建立健全涉穩(wěn)風險排查、研判、預警、防范、處置機制,市鎮(zhèn)兩級每月對轄區(qū)內治安亂點、突出治安問題和涉穩(wěn)風險隱患進行梳理,分析研判維穩(wěn)工作形勢,由綜治中心及時發(fā)布維穩(wěn)預警預報,針對突出風險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和上級綜治中心報送《綜治專報》。市綜治中心督促職能部門和涉事鄉(xiāng)鎮(zhèn)聯合開展問題治理,并跟蹤督辦落實,切實形成了從安全風險源頭發(fā)現到聯合化解、應急處置等環(huán)節(jié)的完整鏈條和工作閉環(huán),從根本上消除各類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基層管事率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

 

  推行平安聯創(chuàng),實施平安華亭建設“十四五”規(guī)劃,健全完善平安建設考評機制和獎懲辦法,以省級平安縣創(chuàng)建成果鞏固提升為抓手,提升平安單位示范創(chuàng)建標準,深入開展行業(yè)、領域、系統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扎實推進無發(fā)案、無命案、無毒、無邪教、無訴訟村(社區(qū))等創(chuàng)建活動,嚴格落實已創(chuàng)建單位動態(tài)管理,實行逐級復評驗收,對不達標的撤銷命名,增強平安單位創(chuàng)建質效,全市平安單位創(chuàng)建率達到95%以上。實施心理干預服務體系“十四五”規(guī)劃,推行“三幫四定”(幫教育、幫維權、幫解困和定人、定時、定點、定責)工作措施,加強社區(qū)矯正對象、刑滿釋放人員、涉邪涉毒人員、重點信訪人員、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不良行為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全市特殊人群幫教率達了100%,從根本消除了各類不穩(wěn)定問題,提升了平安華亭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