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武威市圓滿完成2023年市級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4-01-11
字號:A A    顏色:

緊盯群眾“急難愁盼”推動法治為民實事落地

——武威市圓滿完成2023年市級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2023年,武威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緊盯群眾關注和社會關切,突出執(zhí)法為民、司法惠民、普法潤民、息紛安民、法律服務為民,高質量完成10件(市級)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


《武威市城市綠化條例》頒布實施。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武威市城市綠化條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保護和改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徑,建立完善職責明確、監(jiān)管有力、相互協(xié)調的城市綠化管理體制,對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條例的頒布,標志著我市城市綠化管理工作步入規(guī)范化、法治化的軌道,也將為武威進一步推進美麗宜居武威建設,創(chuàng)建國家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預防整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深入推進。制定印發(fā)《全市預防整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將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納入主動創(chuàng)穩(wěn)工作進行專題督導調研,高標準推動落實。各相關部門將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方案,構建了各方力量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推動預防整治常態(tài)長效。


實現(xiàn)訴前調解分流率、訴前調解成功率“兩個60%”目標。充分發(fā)揮司法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通過“借外力、搭平臺”,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依托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適宜訴前調解的案件進行分流處理。2023年,全市各級法院訴前調解分流案件16105件,訴前調解分流率達60.15%;訴前調解成功案件10844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70.34%。


深入開展民事支持起訴專項活動。積極探索民事支持起訴與其他檢察制度有效銜接,形成“支持起訴+”工作模式,全方位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共辦理支持起訴案件170件,追償341萬余元。其中涉農民工案件152件,追索勞動報酬263萬余元;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5件,賠償51萬余元;涉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糾紛案件3件,追回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26萬余元;涉未成年人案件10件,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優(yōu)質高效辦理居民身份證服務。深入推進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丟失招領”三項制度,落實身份證辦理業(yè)務“跨省通辦”,實現(xiàn)群眾就地就近辦理。設立中高考考生辦證“專用窗口”,開辟老年人辦證“綠色通道”,為特殊群體辦理身份證提供便利。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共辦理二代身份證122544張,受理身份證掛失申報5433張,依托“跨省通辦”平臺辦理居民身份證線上業(yè)務958件。


全面設立基層行政復議宣傳服務點。制定印發(fā)《武威市基層司法所行政復議宣傳服務點工作指引》,組織做好群眾來訪接待、咨詢解答、登記分類、材料遞交等工作。積極對接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司法行政資源,為申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2023年,全市設立行政復議宣傳服務點101個,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市、縣、鄉(xiāng)鎮(zhèn)三級行政復議便民服務網絡全覆蓋,打通復議為民“最后一公里”。


推動道路運輸領域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扎實開展“營商環(huán)境大優(yōu)化”和“運輸服務大提升”專項活動,持續(xù)推進道路運輸政務服務“省內通辦”“全程網辦”“一網通辦”工作,保障道路運輸電子證照“全國互認”。截至2023年底,全市“跨省通辦”道路運輸業(yè)務申請量達到450件,辦結率達99.50%。道路運輸電子證照跨區(qū)域認證網上業(yè)務辦理進度可查詢率達到100%,“好差評”滿意度保持95%以上。


依法治理助力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2023年,全市各級文化館實現(xiàn)公共文化云全覆蓋,拓展4個“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空間。舉辦武威市基層文化人才培訓班、非遺傳承人及管理人員培訓班和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培訓班累計培訓500余人。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活動300余場,“書香武威”建設推廣活動70余場次。


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全市各級工會主動深入企業(yè)、項目工地、產業(yè)園區(qū)等,向農民工等職工群眾普及勞動保障法律法規(guī)知識。組織實施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引導農民工等職工及時尋求法律咨詢、申請法律援助。加強工會調解與勞動爭議仲裁、司法調解的聯(lián)動銜接,提高農民工等群眾維權實效。2023年,組織各級工會共開展農民工普法宣傳活動22場次,發(fā)放宣傳資料20000余份。


開展“護航青春·與法同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系列活動。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讓青少年從思想深處敬畏法律,增強法治意識。2023年,全市各級組織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68場次,服務青少年12.6萬余人。組織開展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357場次,覆蓋青少年8600余人。組織開展“與愛同行·相伴成長”等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活動210余場次,惠及5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