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矛盾糾紛止于未發(fā)、化于訴前——天水市兩級法院參與社會治理成效明顯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字號:A A    顏色: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糾紛解決需求,天水市兩級法院準確把握在參與市域社會治理中的職能定位,整合法院內外解紛資源,構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條條通路,既構建了市域司法系統(tǒng)內的快速糾紛化解機制,又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體系。


  近年來,天水市兩級法院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方式挺在前面”的重要決策部署,主動融入黨委政府領導下的社會治理體系,積極參與訴源治理工作,堅持和發(fā)展新時期“楓橋經驗”,加快推進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端口前移,從源頭上預防化解社會矛盾,讓大量矛盾糾紛化于未發(fā)、止于訴前。


  橫向“聯”  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為了推動構建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yè)調解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強化訴訟與調解、仲裁的銜接,全市兩級法院推動完善訴調對接機制,先后會同同級司法、公安、仲裁委等17家部門和行業(yè)組織出臺了14個訴前聯動、多元解紛機制類文件,設立7個訴調對接中心(訴調對接工作站),成立調解工作室,選派具有調解經驗的員額法官、人民陪審員,或聘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專家學者、退休法官、專職人民調解員等擔任訴前調解員,對適宜調解的糾紛,先行通過訴前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


2020年以來,在最高院同相關中央單位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天水市兩級法院積極與中國人民銀行等8家單位建立“點對點”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多元解紛圈覆蓋銀行保險、價格爭議、知識產權等糾紛領域,各調解力量陸續(xù)完成平臺入駐,實現類型化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工作全流程線上辦理。今年截至11月30日,全市98家調解組織、248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累計匯聚調解案件8292件,調解成功6952件,調解成功率83.48%,其中推送訴前調解案件6802件,平均調解時長為11天。


  立足“新”  深化“分調裁審”改革


  在強化訴前調解、訴調對接的基礎上,天水市兩級法院結合案件特點,有效發(fā)揮不同審判程序解決相關案件的最大效能,深入推進“分調裁審”改革。全市兩級法院陸續(xù)完成訴訟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將多元解紛、訴調對接、速裁快審工作整合至訴訟服務中心,完善民商事、行政案件繁簡分流標準,建立健全速裁快審機制,加強民事速裁、調解團隊建設,推動速裁快審案件訴訟程序簡化,開展要素式庭審、表格式文書等的創(chuàng)新應用,建立符合速裁快審特點的流程管理,有效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簡案快辦、繁案精審,積極實現簡案速裁,消化增量。今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40個速裁團隊共辦理速裁案件9758件,平均審理時間縮短為29.50天,同比減少了6.84天,全市兩級法院案件審理效率顯著提升。


  縱向“深”  依托人民法庭參與基層治理


  人民法庭處于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是法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為了使矛盾糾紛化解觸手向基層延伸,全市兩級法院積極指導人民法庭充分發(fā)揮其地域優(yōu)勢,密切聯系轄區(qū)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共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以人民法庭為中心整合基層力量,健全“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織密調解網絡,共同化解矛盾糾紛。在轄區(qū)部分重大糾紛中,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參與,司法所著重糾紛調解,人民法庭提供法律指導,派出所落實相關穩(wěn)控措施,在維護轄區(qū)社會穩(wěn)定中發(fā)揮了極重要的作用。此外,部分人民法庭著重建設法官調解工作室,吸納人民法庭轄區(qū)“五老人員”擔任調解員,根據需要到工作室開展調解工作,將權威社會解紛力量與專業(yè)法律力量結合,實現調解員與法官“1+1>2”的矛盾糾紛化解效果。


  此外,為了在線集約集成基層解紛力量,促進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實質性化解,全市兩級法院、人民法庭積極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網格,邀請本轄區(qū)基層治理單位、村(社區(qū))等單位負責人、人民調解員、網格員、五老鄉(xiāng)賢等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適宜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處理的糾紛,通過平臺逐級分流至基層組織或人員進行化解、調解,并提供法律指導、在線司法確認、在線立案等服務。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需要法院指導處理的糾紛,則能夠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協(xié)同做好疏導化解和聯合調解工作,從源頭上減少進入訴訟程序的矛盾糾紛增量。截至今年10月30日,全市共有71家基層治理單位、91名矛盾糾紛調處人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送化解矛盾糾紛114件,調解成功率達88.90%。


  天水市兩級法院積極參與訴源治理,推動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體系,使得大量矛盾糾紛止于未發(fā)狀態(tài),化解于訴訟前端,全市萬人成訟率穩(wěn)步下降至合理區(qū)間,全市兩級法院參與社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今后,天水市兩級法院將繼續(xù)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加強同社會第三方解紛力量的深層次合作,促進解紛力量持續(xù)向鄉(xiāng)村、社區(qū)、網格延伸,整合資源、拓展平臺、優(yōu)化流程,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經濟的糾紛解決途徑,推動訴源治理元多解紛體系構建向縱深發(fā)展,促進為市域社會安定有序、健康發(fā)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